1894年,甲午战争在黄海北部打响。此役,北洋水师损失惨重,五艘战船被击沉。在百年后的打捞中,人们在五舰之一的“靖远舰”中发现了一件“现代”武器,证明北洋水师不是弱师,武器非常先进。真相是什么?如果你想知道,让边肖为你揭示这个秘密。
(本文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感谢原作者。如果您的权利受到侵犯,请联系本文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1885年,光绪十一年,北洋大臣李鸿章为充实海军力量,向德国火神公司订购了“靖远”号和“来远”号两艘军舰。这两艘军舰原本打算用于东南沿海的防御,但由于形势需要,最终归北洋水师管辖。
“靖远”号军舰长82.4米,宽11.99米,排水量2900吨,航速15.5节。这艘战舰的装甲板有三英寸厚。同时配备各种口径的火炮、速射炮和鱼雷,共约270名官兵。林永升是管带,负责这艘战舰的指挥。
黄海海战中,由于定远、镇远沉没,靖远也被困在庄河黑岛老人石附近海域。在四艘敌船的猛烈炮火下,靖远仍然浴血奋战了五个小时,坚决不肯降旗,直到船被敌炮火击中倾斜。林永升决定全力打击敌舰,但是敌人的火力太猛了。最后,船被击中,再次倾覆。全舰包括林永升在内的231名官兵壮烈牺牲,只有16人游到老人石生还。
2004年夏天,水下考古队根据历史记载和磁力仪的地球物理资料,在黑岛老人石附近发现了铁沉船,推测是100多年前沉没的靖远号。2018年9月,国家文物局联合多个部门,开始对沉船进行打捞。
水下考古采用了三维声纳扫描、多波束测海、三维成像等最先进的技术,为打捞沉船提供了极其便利的条件。
沉船由前向后倾斜,船体上布满了海藻污泥,但原来的船体和设施、武器都在,堪称保存较为完好的舰船文物。
水下考古队在海底下5.5米处发现了一个彩绘的金色木牌,挂在船舷外壁上,由此可以确定该船就是沉没的靖远号。
水下考古队在水下沉船遗迹中发现了大量文物,包括用铜、铁、木、玻璃、陶瓷、皮革等材料制成的物品,以及各种中小型武器和子弹、炮弹。
当专家们整理打捞出的水下武器时,他们似乎有了新的发现。所有贝壳的尾部都可以看到中间的一个“环”。它的功能是什么?现场专家取出后,经过研究,发现是炮弹的“发射管”。发炮管上装有铜丝作为导线,头的两侧印有“东”、“局”字样。说明“火管”是江面制造总局东局制造的武器装备。专家查阅资料后得出结论,这个东西就是现代军备常用的“电点火管”。
众所周知,炮弹的发射是根据推进剂剧烈燃烧,气体膨胀,弹丸发射的原理设计的。在炮弹底座上,必须设置点燃推进剂的发射装药,需要借助外力点燃。在古代,炮弹是用人工铅点火发射的。在现代,起初,撞针撞击发射管将炮弹从枪口射出。电流点火
在清末陆战中,当大部分火炮还在使用手动点火时,北洋舰队二等舰“靖远”号就已经装备了世界上最先进的“电点火管”,可见北洋舰队装备精良,号称“亚洲最强舰队”。
不幸的是,就是号称“亚洲最强舰队”在海战中以5:0的战绩被对方彻底击败,实在令人瞠目结舌。如果仔细盘点一下,战败的问题是什么?
其实答案很简单,也不复杂。当时的北洋舰队不仅有先进的战备武器,连将领都是外国海军毕业的高材生。邓世昌、林永升等人都有相当丰富的海战经验,在国内打过仗。他们也非常熟悉黄海。
但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甲午战争恰逢慈禧60大寿。原本作为北洋舰队军饷的巨款被朝廷挪用,导致北洋舰队弹药严重不足。此外,官兵对自己的作战目的不明确,平日里疏于训练。战争爆发时,很难形成合力战胜敌人。这是北洋舰队覆灭的主要原因。
北洋舰队的惨败再次说明,这场战役不是因为武器的落后,而是清廷的不堪。可见,战争不能局限于武器,人在战争中仍然起着重要的作用。
温岚海润工作室总编辑文秀才撰文:特约历史作家:常山赵子冲。
致远舰船舱里发现了多少文物?致远舰船舱内发现120余件文物。
致远舰舷窗闪闪发光。
10月8日,辽宁省丹东市官方8日公开通报了北洋海军致远舰最新水下考古调查进展。考古学家在船舱里发现了120多件文物。
1894年8月1日,中日正式宣战。一个多月后,中日海军主力在黄海大东沟会师,中日海战爆发。
当天,据参加本次大会的中国重点水下考古调查项目负责人周春水介绍,2013年,在甲午战争战场丹东大东沟水域发现一艘疑似清朝北洋水师的沉船,暂命名为“丹东一号”。
从2015年8月1日开始,水下考古学家花了67天潜入海底,挖掘出大面积的船体结构。船体一般钢板厚度在1厘米左右,三层钢板在最厚处重叠10厘米左右,用铆钉连接,船体中间部分拱起成穹顶结构。船体两侧设有方形舷窗。
考古人员在水下调查中发现,由于在海战中受损和数次拆除,沉船的锅炉和其他部分已被抛离原位,没有发现完好的船舱,而机舱仍被埋在泥沙下。船体大部分区域有火烧痕迹,还有一些不可燃的金属物体残留,整体保存状况不佳。
在这次调查中,考古人员在船舱中发现了60种120多件文物,涉及舰船部件、武器和个人物品三大类。包括考古学家在船体左舷前部发现了一堆散落的木头,从中发现了一个刻有“致远”篆书的瓷盘。
针对发现致远舰的证据,周春水表示,北洋水师的靖远舰是在大连庄河海发现的,所以黄海的“丹东一号”被锁定为超勇舰或者致远舰。通过挖掘出的一些物证,目前的调查结果无限接近致远舰。
考古人员随后将对“云中白鹤”印章等重要文物进行调查,目前尚无法确定整体打捞时间。丹东港和其他相关部门已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非法捕捞或破坏。
致远舰是北洋水师主力战舰中速度最快的巡洋舰。1894年9月17日,致远舰弹药耗尽,损失惨重后,掌管该舰的邓世昌命令其冲向日本舰队的主力舰吉野号,
一艘远舰的发现,揭示了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的真相。为什么是李鸿章的错?因为根据考古发现,可以推断当时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是因为李鸿章不懂军事专业知识,在发展中优先考虑派系之争,没有考虑他选择的武器的风险和后果。虽然之前人们对此事一直有争议,但北洋舰队届时全军覆没,李鸿章肯定要负很大责任。
成立于1888年的北洋舰队是清朝建立的近代海军舰队,也是清朝建立的近代四大海军舰队中实力最强、最强大的一支。当时北洋舰队的规模是这样的,有25艘主力舰,50艘辅助舰,30艘运输舰,4000多名官兵。当时北洋舰队号称亚洲第一,世界第八。而就是这样一支舰队,在甲午战争中全军覆没。
2014年,远程船被挖掘出来。其中考古队发现了远舰出厂档案中没有的53毫米长格鲁森炮弹和120毫米长炮弹引信,推测是黄海海战爆发前紧急补充的。考古学家还发现了许多曾经在远处一艘船的沉船上发射过的火枪子弹,以及由于火和高温而自爆的炮弹残骸。从这些可以看出,北洋舰队在海战中处境非常艰难,使用的武器落后于日军。而且李鸿章听从了英国海关首席税务官赫德的建议,购买了一批尚未经过实战验证的“蚊船”。后来李鸿章发现蚊子船不堪一击,就想买两艘铁甲船和一艘圆顶快船。可惜预算不够,他选择了更便宜的德国火神造船厂下单,而不是技术先进但价格昂贵的英国。这也导致了北洋舰队外强中干。
最重要的是,李鸿章任命不懂海军的丁为北洋水师提督。而且黄海海战后,李鸿章还下达了“避战护舰”的命令,日军在黄海取得了制海权。这是导致威海卫之战和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的主要原因。可以说,北洋舰队的覆灭,李鸿章绝对要负主要责任。
推荐阅读
这篇短文中的白桦树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乌鲁木齐的白桦林
朴树的《白桦林》讲的是青春,爱情,战争,死亡。白桦树的形象已经与俄罗斯精神融为一体,以至于每当我们提到白桦树,都会不由自主地想到俄罗斯,俄罗斯的土地以及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故事。冬天的白桦林有一种纪念的
2023-03-25
测试技巧中选词填空的递进关系“测试言语理解的递进关系”
我们先来回顾一下进步关系的标志。不仅/不仅/不仅/不仅/不仅/不仅/不仅/不仅/不仅.而且还有/和/和/和/和/和。不仅.但是.甚至/此外.并且.更多.尤其/尤其/至关重要/至关重要/重要/有趣/有趣.然后,我们来看一个例子,回忆一下如
2023-03-25
周渔脆不脆?周瑜怎么最快回血?
周瑜是王者荣耀里的人气法师,尤其是S16赛季,他的出场率还是很高的,因为这个英雄是推塔英雄,比较适合现在快节奏的版本。但是周瑜有一个非常致命的弱点,就是皮肤太脆,容易死。如果他前期未能完成游戏,后期对面输
2023-03-25
九年级英语单元3sectionB公开课课件 九年级英语单元9 sectiona 2b
P30 2b他过去经常惹很多麻烦文立是一个普通的15岁男孩,在学校努力学习,成绩很好。很难相信他曾经是个“问题儿童”,直到一次与父母的谈话影响了他的思维方式。文立住在四川农村。作为一个小孩子,他很少给父母出任何问
2023-03-25
汉景帝杨陵地宫被盗了吗?汉景帝的陵墓被盗了吗?_0
01.大众坑1972年的一天,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高庄镇郎家沟村正在修建一条水渠。几个村民抡着锄头挖的时候,突然挖出了令人毛骨悚然的东西!人骨!这是人骨!仔细看,土里翻出的人骨越来越多,比如头骨、脊椎、大腿骨.更让
2023-03-25
推荐文章